张珈铭个人写真
“80后电影人、制片人、出品人、文化产业策划投资人、影视公司董事长、总裁”,提起张珈铭,各种炫闪的标签加身,听众一阵哗哗哗的声音传来,是各种羡慕嫉妒恨!殊不知这位80后的电影追梦人,已经沉浮深圳电影圈16年,正为深港影视基地与国际电影节落户深圳四处奔走。
张珈铭16岁出道
爱港片的叛逆小子走上电影路
上个世纪80年代末,20世纪初,香港电影横扫内地,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精神食粮,《古惑仔系列》、《纵横四海》、《英雄本色》、《算死草》、《河东狮吼》,更是深受那时候小伙伴们的喜欢,尤其是以小马哥为首的英雄人物塑造,成了他们争相效仿的对象,张珈铭就是其中的一位狂热分子。
1999年,当同龄人还在乖乖背着英语单词,做着求根公式的时候,热爱港片的16岁叛逆小子张珈铭,做了一个胆大的决定——“辍学”。不想子承父业的他,学习起了“小马哥”的英雄本色,开始闯荡“江湖”。张珈铭带着他的电影梦,离开家乡湖南武冈,只身来到离香港最近的城市深圳,这个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追逐自己的影视梦想,找到群众演员公司,跑起了龙套。
除了一身的闯劲,刚出校门别无所长的张珈铭,这期间所遭遇的困难与阻碍,其程度远比电影精彩。当时每天白天出去跑剧组,看有没有机会可以当群演,晚上就睡在废弃的烂尾楼里,三餐不饱,运气好的时候,能领到一份剧组盒饭,不好的时候就只能饿着。有时候只是为了一个背影要等三十个小时,却也不觉得累。能等到一个角色真的很不容易,所以,只要有机会,他都会特别认真去演,靠着对电影的梦想与信仰,张珈铭坚持下来了。
那时候跑龙套一天30块钱,跟现在的群众演员一天80到100元差不多,钱虽然不多,也够自己的生活。张珈铭是个闲不住的人,完成了自己角色演出,就在现场观摩别人是怎么在演戏的,琢磨如何提升自己的演技。另外,手脚勤快的他在演戏之余,还张罗起帮副导演和群演联络沟通的活,帮副导演找群众演员,帮群众演员介绍活,从而意外获取了更多的报酬,慢慢地生活得到了改善,他便攒了一些积蓄,去进修表演,演技也逐步提升,从没有台词的跑龙套,到有台词的配角,再到主角,慢慢地在行业内站稳脚跟,大有第二个“王宝强”的势头。
张珈铭-加拿大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杯
张珈铭亮相戛纳电影节
风头正劲转型幕后任出品人制片人
2004年,大多数业内人士选择北上,张珈铭却坚持留在最初追梦的地方。尽管很多人都对他说,深圳不是一块适合影视公司发展生存的土地,因为这里是文化沙漠,但是张珈铭不这么认为,好莱坞当年还不是一片荒地,有谁敢寓言深圳以后不会变成第二个好莱坞?
演技得到认可,事业稳步上升,表演学完本该在大银幕上大展拳脚的张珈铭,却突然中止了自己的表演事业,转为幕后制作,而且从场工做到制片主任、制片人、出品人,在影视圈内,尝试多种角色转型。张珈铭说,起初只是为了多尝试多学习点东西,后来发现自己更喜欢也更适合幕后工作,便逐渐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幕后工作上。
在做副导演时,张珈铭看到很多新演员来面试,有太多像他一样怀揣着梦想并为之努力的年轻人,看到他们就像看到当初的自己。一路上的艰辛,让他感慨颇多,希望能尽一己之力帮助这些有梦想的人。所以后来张珈铭成立了深圳市金蔷薇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发起了金蔷薇奖电影导演大赛暨新锐导演扶持计划,大赛的主旨定位为:“中国梦•导演梦”,由金蔷薇影视公司与北京鱼化龙文化传播、海宁北辰影视、凤凰传奇影视、北京星辉佳业等十几家影视公司,以及陕西卫视《华夏微电影》、亚太卫视《V影天下》、腾讯视频、微电影网、美空网等联合主办,于2014年3月29日在深圳启动,第一季赛事由深圳市委宣传部作为赛事指导单位,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北京电影学院等国家级的权威机构作为联合支持单位。
刁亦男与张珈铭走红毯
并于2015年1月10日举办了颁奖盛典,由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尉迟琳佳和杨舒主持,颁奖典礼现场星光熠熠明星云集,杨步亭、王家卫、非行、马伟豪、刁亦男、张嘉佳、高明、廖学秋、周浩东、保剑锋、马苏、夏占仕、毛俊杰、冯波、丁子烁、高亮、光良、水木年华、许巍、曹轩宾、以及2013亚冠联赛冠军广州恒大足球队等各界明星千里汇聚鹏城,共享盛事。
谈到转型,张珈铭回忆说,最开始转做幕后是为了学习更多的东西,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要做制片人,慢慢发现自己原来在幕后可以做得更好,于是才有了后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正式转做幕后。其中由张珈铭担任制片人的电影《我的母亲》获得了加拿大中国电影节“金枫叶” 最佳影片奖,由其担任制片人的电影《剩男圣女嗨起来》获得了2015美国好莱坞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由其担任出品人兼总制片人的青春片《我们的十年》获得良好口碑,此外,由其担任出品人的黑色喜剧《发条城市》也成为了2016年度口碑佳作,这些都是对他转型幕后的肯定。
左起:于冬、王家卫、张嘉佳、张珈铭、杨步亭
黄百鸣与张珈铭
立足广东,打造出南方影视产业的生态链
近年来,华语电影火爆,北京上海电影产业链日趋完善,揽聚了大批优秀的电影人才,而深圳电影产业仍处于“萌芽状”。占到全国总票房收入14 %之多的广东电影票房,连续十四年领跑全国,收入高达60亿元,电影生产制作力却不足10亿,市场缺口可见一斑。在深圳生活了十几年,早已把深圳当做了第二故乡的张珈铭,希望可以为深圳"文化立市、文化强市"出一份力,想要在毗邻香港的深圳推动国际电影节、建立深港影视拍摄基地,这与广东省委宣传部打响广东出品电影亦不谋而合。
“天时、地利、人和”,深圳经济活跃、有足够的资本;同时临近香港澳门台湾,有“香港亚洲好莱坞的基础”,唯独缺了平台与人才。只要打通平台与人才这两关,搭建好平台,让更多的香港电影人走入内地合作,深港影视合作,未来可期。据张珈铭了解到的市场现状:一批优秀的香港电影人并不愿意北上拍摄电影,而选择就近的深圳,《美人鱼》拍摄选址全在深圳,就可以看得出来,深圳在电影市场上慢慢初显它的魅力。
当务之急,一是要让深港影视基地项目能够尽快落地,二是推动深圳国际电影节开展,三是开展影视培训基地,孵化影视从业人员。在张珈铭看来,深圳只要把国际电影节能做起来,深圳影视产业园的平台搭建,必将孵化出多个优秀的深圳影视上市集团,打造出更多的深圳制造的品牌影视项目及发掘出更多深圳优秀的电影人,同时也能为中国电影走出去,让国际电影人走进来搭建一个很好的窗口。
张珈铭说,与港澳影人的合作他们已经展开,2015年7月30日,金蔷薇电影发行有限公司与MPDA在香港召开了促进港深电影宣发合作座谈会及港深电影战略伙伴合作协议新闻发布会,宣布金蔷薇电影发行将搭建一站式服务的宣发平台,与MPDA联手打造原味港片,并垫资宣发,为港产片解决内地发行的后顾之忧。正式掀开了粤港电影携手合作共赢的新篇章,粤港合作将不断扩大,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打响“粤港制造”的电影品牌!
此外,金蔷薇集团目前正在申报推动深圳举办国际电影节及深港影视制作基地,实现粤港影视产业创作、制作、特效、包括人才孵化等工业一体化。张珈铭透露有两个大的方向,第一要做的是创作型影视人才的孵化培养,扶持编剧、导演、剪辑等人才;第二要推动深圳国际电影节,广深两地没有电影节,这是一直缺少创作环境的原因,只有将电影节做起来才能把电影人聚集到深圳,目前这两方面的工作仍任重道远。
“实现电影梦的途径有很多,我更喜欢现在的工作,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实现梦想。”张珈铭说“金蔷薇”不像百合那么高贵,属于生命力顽强也很好看的一种,喜欢生在路边野草堆中,却很耀眼。金蔷薇的意义就是希望更多像蔷薇花一样有梦想的人能发出金色闪耀的光芒。
张珈铭参观著名特效公司Weta workshop
扫一扫关注金蔷薇影视,查看最新资讯与动态。